制动失效是一个非常恐怖的问题,尤其是行车过程中,制动一旦失灵后果将不堪设想。提到挂车制动失效的原因,车主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气路故障、刹车片/制动鼓异常磨损、阀体出现损坏、制动器过热、严重超载等,实际上,造成制动失效的原因众多,其中一些甚至根本让人想不到,比如说润滑油脂。
润滑油是轮端上的必需品,普通车桥一般采用润滑脂,免维护性车桥常用润滑油,起到润滑、防锈、防腐蚀、防磨损的作用,可以保护零件、减少零件更换频率、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可它一旦进入到制动鼓中,会粘在制动鼓内壁和刹车片上,随着两者的接触,附着面积越来越大,原本干燥的刹车片也会变得异常湿滑,出现制动卡顿、制动距离过长、制动系统异响等现象,严重时将导致制动失效、影响行车安全。
那么,好端端的润滑油脂为何会进到制动鼓中呢?罪魁祸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
1、在轮端添加过量的润滑油脂。
一些车主在做轮端保养的时候,认为润滑油脂多加一点没啥坏处,还能有利于润滑,延长下一次保养的时间,于是就加注了超过规定数量的润滑油脂。
过多的油脂会导致密封件压力上升,导致密封不牢固,且油脂的填充量与轴承温度之间呈线性增加,过量的油脂容易引起轴承温度过高,进一步加剧密封件老化损坏。
所以车主在涂抹轮端润滑油时,切忌过量,不要超出油封的密封能力。
2、轮端油封出现问题。
油封处于制动系统与轴承之间,主要作用是隔绝轴承上的润滑油,以防其进入制动系统。一般情况下,油封往往采用长维护或免维护式设计,按道理讲使用寿命是比较长的,可如果车辆制动系统降温措施不得当,导致轮端经常处于高温状态,就会加剧油封的老化,引起油封漏油。
因此车主平时在用车过程中要做好轮端的降温措施,尤其是经常往返山区的车主,如果预算充足最好还是安装液力缓速器等辅助制动系统,如果所属区域内不禁用淋水器也可以安装淋水降温装置,虽然它自重上不占优势,也不太符合市场大趋势,可在鼓刹降温上起到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另外,车主在日常运输过程中,要切记车辆“三分开七分养”,综合自己的用车工况做好常规性的车辆检查与保养,就算是免维护的车桥,也决不能只开不养,尤其是制动系统,还要做好防患于未然。
常见的制动系统故障与解决方案:
1、偏刹。当车辆临近停住的那一刻,方向盘总会向一侧或多或少地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制动系统左右分泵的作用力不均匀,需要及时更换分泵。
2、刹车不回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检查回位弹簧/制动卡钳是否损坏、制动液是否缺失、制动分泵/管路和接头处是否漏油、总泵/分泵等零部件是否损坏。
3、制动时车抖。一般是由于制动鼓或制动盘偏磨、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建议更换新的制动鼓或制动盘。
4、制动跑偏。紧急制动时车辆不能直线减速,原因可能是轮胎胎压或磨损程度差别较大、左右车轮制动间隙过大、制动力矩不同。
5、热车之后才能提供制动力。车辆启动后无法立刻具备制动力,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压力传输管道出现了失压,可以检查下总泵的真空助力管和发动机的接口处是否存在龟裂或松脱。
当然,要保障车辆制动安全,选用质量过关的车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尤其是经常跑重载的挂车,还是要选择挂车专用的车桥,它充分考量了挂车的使用环境和需求,更结实、更耐磨,热容量更高,不容易出现变软或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