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刹是车主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制动方式,在乘用车上应用较为普遍,其原理是通过卡钳夹住制动盘、让里边的刹车片与制动盘产生摩擦实现车辆减速或停止。
说到盘刹的优势,车主们也不陌生:自重轻、制动灵敏、散热好,与空气悬架搭配,不但可以减少车辆自重、节约燃油,还能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减少货损。再加上法规的加持,盘刹一夜之间反超鼓刹、成了大力推崇的一种制动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盘刹并非万能。一些车主认为盘刹的制动器裸露在空气中,散热性更好,所以不会出现过热的问题。
实际上,在一些需要长时间连续制动的路况中,比如长下坡,盘式制动器同样会出现发红发热的现象。
只不过盘刹的热衰减性能优于鼓刹,即使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也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制动力。但是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冷态,其制动力肯定是有所下降的。其次,制动盘温度过高也会带来其它危险,比如摩擦件过度磨损、引起轴端自燃等等。
除此以外,盘刹的制动力度也经常为人诟病。由于盘式车桥的制动摩擦面积小,制动力要比鼓刹逊色一些。这也是盘式车桥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在货运车辆上应用较少的原因之一。
对于采用了盘式车桥的车主们来说,日常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长时间连续制动的路况下,尽可能地使用辅助制动控制车速,比如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等,避免制动器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
2、当制动器出现过热的情况时,千万不要通过淋水的方式进行降温,以免瞬间大量冷水集中浇在发红的制动盘上导致制动器损坏。
3、尽可能地安装液力缓速器、ABS、EBS等装置,在保持盘刹制动响应速度的同时,增强制动的力度和可靠性,让车辆在最短的距离里平稳地实现减速或停下。
最后再提醒各位车主,制动方式的选择要考量车辆的实际使用工况,切不可人云亦云,盘刹虽好,却不一定适合全部运输车辆,尤其是那些经常拉重货的车主,使用制动力度更大的鼓式车桥或许更合适。
(本文为大荣集团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