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水降温装置,在跑山区的鼓刹车上经常见到。山区行车时,上下坡、急转弯较多,尤其是长下坡路段,需要长时间、频繁踩刹车制动,制动器易出现热衰减、导致制动失效,因此许多车主都会选择安装淋水器进行刹车降温。
可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北方不少城市出台了淋水器使用禁令,比如陕西和山西,10月份就推出了禁止使用淋水器的宣传活动,并在部分服务区展开检查,一经发现即对水箱、水罐等予以强制拆除、按法律进行严厉查处。
1、淋水器为什么会遭遇禁用?
淋水降温装置属于民间发明的一种,其价格便宜,安装方便,降温效果也比较明显,因此一经问世就在业内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甚至被看作是山区行车护身符一般的存在。
可淋水器在实现制动降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容易导致路面结冰。尤其是在北方,淋水器在降温的过程中将水撒落到路面上,在低温作用下形成一层薄冰,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尤其是淋水降温的过程一般都发生在下坡路段,一旦出现结冰,危险系数更高,因此,北方的一些山区路段冬季明令禁止使用淋水器。
除了容致路面结冰以外,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淋水装置的其它缺点也逐渐显现,比如动辄上吨或几吨的重量,既容易导致车架变形,也容易影响车辆的货物装载量,不利于提高运营效益。另外,在一些安装了盘刹的车辆上,由于其制动器裸露无包裹,发红发热时遇冷水易导致变形或开裂,因此也不适用淋水器。
2、除了淋水器,鼓刹车还能选择哪些措施降温?
如果车主经常跑山路或长下坡路段,可以在制动系统之外,搭配使用液力缓速器。液缓是一种具备恒速控制功能、制动平稳无冲击的辅助制动装置,体积小、自重轻,且90%的制动都是通过无磨损状态进行的,可以有效避免制动过热,在山路、收费站、红绿灯、堵车等路况下发挥预判性制动减速的功能。
其次,车主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刹等辅助制动方式,尽量减少长时间踩刹车制动的频率;驾驶路线上做好规划,在进入长下坡时提前控制和稳定车速,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学会预见性驾驶,避免制动鼓或刹车片出现过热的现象。
养成出车前检查车辆的习惯,确保各个部件尤其是制动系统性能的稳定,不超载运输,避免制动系统超负荷运转。
当车辆经过长时间踩刹车制动后,可以到安全区停车等待制动鼓、刹车片、轮胎等部件自动降温;对于设计了降温池的区域,车主可以等制动系统和轮胎冷却到一定程度后入水降温。
对于南方车主们来说,尤其是经常跑西南地区的车主,高速公路上多急弯、陡坡、长下坡,制动降温装置可以说必不可少。由于南方地区淋水器的使用上没有季节的限制,因此选择淋水器还是液缓,车主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本文为大荣集团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