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通”即“绿色通道”,指的是专门给整车装载、无超限现象、证照齐全有效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开辟的绿色通道,对合规跑绿通的车辆做到“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以及减免通行费”,以此缩短运输时间、提升运输时效、减少运输成本,可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福利。
可就是这样一项福利政策,近些年却一直争议不断,以致于让车主们怨声载道,但凡有别的货物可拉都不愿意去拉绿通。甚至不少车主直接发声呼吁:取消绿通政策。
提议取消绿通为哪般?
1、绿通名录判断标准不统一
不带叶的大蒜不是绿通,不带根的大葱不是绿通,线椒不是辣椒,芭蕉不是香蕉,去了叶的莴笋不行,打蔫的竹笋、胡萝卜也要补缴过路费......实打实的鲜活农产品,不知道因为哪个操作就变得不再属于绿通了,到了收费站就被扣住,说理说半天,时间耽误了不少,搞不好运费还得补缴,车主苦不堪言。
2、绿通没给车主带去实惠
都知道绿通货物可以减免过路费,所以这些货物的运费比普通货物要少,同时,货主在支付运费时会直接将过路费省下,根本进不了车主的腰包。可绿通货物运输对时效性要求高,又娇贵、容易出现货损,最后可能运费也拿不到全部的份额。尤其是遇上补缴过路费的情况时,搞不好连油钱都赚不出,只能认栽。总体讲就是实惠没拿到,风险却担了不少。
3、绿通成了个别收费站敛财的工具
一些个别的收费站在绿通条例的基础上擅自增添了许多条条框框,明明是货真价实的绿通货物,就在绿通名录上,收费人员却依然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刁难绿通运输车主,关键还能搬出各种依据,毕竟最终解释权掌握在收费站手里。
4、绿通车主两头受气
这边收费站各种刁难不放行,那边货主却各种不理解、一直催催催,好不容易将货物送到了,货主总能找到理由扣运费,尤其是遇上个别货主,简直有理说不清,跑得太慢说耽误卖货,跑得太快说颠坏了货物,货物不好卖了说货损太高了影响售卖,强行压车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总之想从货主手里拿到运费也是不容易。
如果绿通取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实际上,绿通的施行给中间商带去的利润最大,这部分利润到不了车主手里,到农户手里的也是寥寥无几。一旦取消绿通,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增加了,从农户那里收购果蔬的价格可能也会随之下降,农户的利润可能会更少;其次,果蔬运输成本的上升,也会波及到市场的果蔬售价,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另外,绿色通道取消以后,果蔬在运输途中的时效性也会受到影响,腐败变质的情况可能会更多,这些损失加在运费上,最终的售价势必会上涨。
当然,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运价和运输时效只是影响菜价的一个原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市场,只要市场调节发挥作用,菜价不会产生过大的波动。
其实从绿通最初实施的目的上看,是为了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减少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成本,稳定农产品的价格,确保群众能买到新鲜、实惠的蔬菜。车主们之所以呼吁取消绿通,主要原因是气愤绿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和不公,这些也恰恰与绿通最初的实施目的背道而驰。
所以说,对于绿通这项利好政策,打通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才是处理关键。相关部门不光要列出绿通货物的名录,还要制定详细的执行规则,同时建立严格的执法监督、开辟广泛、畅通的社会监督和反馈渠道,针对乱象严厉打击,确保绿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一致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