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轻量化,是近几年汽车行业里比较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它不仅有助于节能减排,符合环境保护的大趋势,还能给车主带去诸多好处,比如更多的装载量、更少的油耗、更好的操控性和更高的舒适性等。
为了追求轻量化,业内可以说是挖空了心思,从车身、大梁、上装,到车桥、轮胎、板簧等,都在研究如何获得更轻的自重,于是,塑料板簧出现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塑料做成的板簧总重量(包含金属接头)约为钢板弹簧的50%左右,可以大大减轻车辆的自重。
可轻则轻矣,承重几何呢?不少车主看到这样的板簧心底里直打鼓:它能承担住几吨十几吨甚至几十吨的载重么?遇上烂路的话能用下来一年么?
塑料板簧优势明显
其实,这种板簧虽然从本质上说属于塑料,但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塑料,它是一种复合材料,官方名称叫做“聚氨酯基体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板簧”,是由增强型复合纤维和树脂基体通过一定的工艺合成在一起的。
可能这样说上去比较晦涩,我们打个比方:比如建筑材料中用到的水泥板,复合纤维呢就像是水泥板里的钢筋,提供强度和一定的抗拉伸性能,树脂基体则相当于水泥,保护钢筋的同时也能使水泥板变得更牢固,满足一般的运输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另外,塑料板簧也并非新兴产物,在乘用车领域比如轿车、SUV上已经存在大量的应用,国外一些追求轻量化的轻卡、重卡、客车和挂车也有所应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自重优势以外,还具备减震效果好、应力强度系数高、耐疲劳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以极大降低用户的综合用车成本。
塑料板簧能取代钢板么?
可以说,塑料板簧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但是想要在国内的商用车上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恐怕是任重道远。“物以稀为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当前运费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下,光是价格贵这一点恐怕就能劝退不少车主。再说塑料板簧还不光是前置成本高,后续的维修更换也是个问题,不管是零件还是技术,就目前的市场来看还是相对稀缺的。
从强度上看,虽然塑料板簧在一些对车辆自重比较敏感的标载运输工况中确实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可在重载运输领域中,尤其是面对国内复杂的运输路况时,塑料板簧能否在减重过半的情况下保持和钢板弹簧相同的承重能力、或者说保持跟实验数据一样优良的表现,恐怕尚未可知。
如果车主选择了塑料板簧,切记使用过程中不要超载超限,一旦超出了板簧厚度和纤维层数所能承受的重量限值,还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板簧断裂可不是小事。至于重载型车辆,选择悬架的时候还是要综合考量实际,毕竟任何零部件的选择都要从安全出发,强度靠谱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大荣集团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